400-0094-002
文章來源:首都體育學院 2017-01-06 19:29:00
首都體育學院2017年報考指南
首都體育學院座落于北京海淀大學園區,西臨中關村科技園區,東臨“薊門煙樹”景區。學校創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體育學校”,1960年改建為“北京體育師范學院”,2000年更為現名。在“以挑戰者精神拼搏創新”的校訓激勵下,學校正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綜合辦學實力,力爭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以培養應用型體育專門人才為主,以體育學科為骨干學科,教學、科研、訓練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的高等體育院校。
學校現有本部校區、北校區、鳳凰嶺校區和競技運動校區,有大學生體育館、田徑館、游泳館、籃球館、排球館、網球館、武術館、體操館、足球場、田徑場及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中心等設施,有北京市運動機能評定與技術分析重點實驗室等多個省部級實驗室和研究基地。學校有教育部體育類專業設置中的12個本科專業、6個碩士專業30個研究方向,除培養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中專生外,還招收國內外訪問學者、研究生學位課程班及外國留學生,并可接收政府獎學金留學生。學校與美國、英國等30多所大學或研究機構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互派學生及訪問學者,并多次組織、承辦國際、國內大型體育比賽和重要活動。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教學科研成果、全國優秀教師、國際體育組織官員、國際級運動健將、國際級裁判、國家隊教練等,畢業生中涌現了國家隊運動員、特級體育教師、省部級領導干部等高層次人才。
學校于2006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2007年獲北京市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評估優秀;學校有近2000人直接參與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各項目團隊的組織工作、裁判工作、競賽工作,訓練服務及志愿服務工作等;學校1500名師生組成“體育發展”方陣參加國慶60周年首都群眾游行活動和天安門晚會表演,被授予“優秀組織單位獎”;學校與國家體育總局競體司、自劍中心、北京市體育局、內蒙古體育局、北京市海淀區北太平莊街道辦事處及多家企業和社會團體建立了合作關系;與承德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京津冀一體化體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積極參與“高等學校支持北京市小學教育特色發展項目”,與北京市安外三條小學等5所學校建立了校級合作關系;受教育部委托承擔“國培計劃”體育美育骨干教師培訓任務,設立“教育部學生體育協會對外交流與培訓中心”,承辦校園足球教練員境外培訓,設立“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漢語國際推廣武術培訓與研究基地”,傳播和推廣中華傳統文化等等。在辦學規模、辦學層次、專業設置、師資隊伍、教學質量、科研成果、社會服務、場館設施等綜合辦學實力方面,學校已躋身于全國同類院校前列,并已逐漸形成高品位、寬領域,既堅持主旋律又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氛圍,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園”、“首都精神文明先進單位”、“花園式單位”等稱號。
學校注重內涵發展,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地理優勢,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立足北京,服務全國,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的能適應新世紀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體育專門人才。
本科專業介紹
體育教育專業
(師范,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系統、扎實的體育教育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熱愛教育事業,形成良好師德風范、多能一專的中小學體育師資。
主要課程:教育學、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保健、教育心理學、學校體育學、田徑、球類、體操、武術等。
修業年限:四年制(本科)。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各級各類學校、體育部門等。
專業特色:體育教育專業2008年被國家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在2012年九月被教育部評為“十二五”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項目。該專業師資隊伍雄厚,現擁有全國師德標兵1人,北京市級教學名師2人,北京市級優秀輔導員1人,享有國家政府津特貼4人。擁有專業教授17人,副教授32人,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5人,高級職稱教師占70%。76%以上教師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其中博士18人,在讀博士4人,碩士35人。專業教師中有國際運動健將、國家運動健將十余人,國際級裁判6人,國家級裁判12人。
課程建設方面:《田徑》和《籃球》課程先后于2004年和2005年被國家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精品課程》;《運動競賽學》和《學校體育學》課程先后于2009年和2011年被北京市命名為北京市級精品課程;《田徑》課程2013年9月被國家教育部授予“十二五”規劃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稱號。
在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方面:《田徑》和《籃球》兩個教學團隊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被國家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
在學術創新團隊建設方面,《振動力量訓練團隊》和《落實中央7號文件》團隊先后于2009年和2010年被北京市批準為北京市級學術創新團隊。
在2011年全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基本功大賽中,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取得4個單項第一名、體育綜合理論第1名、運動技能第2名,并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專業建設終期培養出的學生,不僅理論專業知識扎實,而且專項運動技能優秀,深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好評與認可。體育教育專業2011級4班獲北京高校“十佳示范班集體”稱號;體育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達99%。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
(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職業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可以在城市社區、農村鄉鎮、職工健身、商業俱樂部及其相關領域中,從事運動健身的服務、指導、經營、管理和活動策劃等工作,有較強的運動技能、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社會體育概論、體育社會學、全民健身概論、游泳、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社區體育、社會體育指導員、健身房運動等。
修業年限:四年制(本科)。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社會體育管理機構,各種體育協會,體育俱樂部、體育企業,體育場館部門等。
專業特色:我校休閑體育專業擁有國內一流的師資隊伍,休閑體育教研室有博士生導師、教授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人,教師年齡結構合理,課程設置合理、完整,培養的學生理論與實踐并重。我校休閑體育專業在各類健身俱樂部、學校、社區和體育局等建立了學生實習基地,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生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休閑體育專業定期舉辦“休閑體育北京論壇”、“休閑體育學術大會”等在全國有影響的學術活動,教師參加京津冀等地方休閑體育發展規劃的制定,出版休閑體育系列教材,在全國有重要影響。
休閑體育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職業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掌握休閑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夠從事休閑業和休閑體育服務業及休閑、娛樂、健身指導等工作,能夠從事休閑體育管理與指導、體育旅游與開發、休閑體育產品策劃與設計等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休閑體育導論、體育旅游、旅游學概論、游泳、羽毛球、網球、乒乓球、康樂體育服務與管理、國際象棋與橋牌、戶外運動、高爾夫等。
修業年限:四年制(本科)。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體育部門、旅游部門、商業體育部門、體育策劃與活動管理部門、體育企業等。
專業特色:我校社會體育專業擁有國內一流的師資隊伍,社會體育教研室擁有教授3人,其中2人是博士生導師,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人,教師年齡結構合理,專業課程設置合理、完整,教師團隊科研水平在全國具有很高社會影響力。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及省部級項目多項,完成國家相關部委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群眾體育調查”等重要項目,主編全國社會體育專業教材《社區體育(修訂本)》、《體育社會組織的建設與管理》等。學院培養的學生理論與實踐并重。我校社會體育專業在各類健身俱樂部、學校、社區和體育局等建立了多個學生實習基地,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生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舞蹈表演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現代體育與藝術意識、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專業素質以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掌握體育藝術表演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夠在各類學校、表演團體、專項俱樂部等從事體育藝術教學訓練、體育藝術表演及編排指導等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藝術概論、音樂基礎理論、音樂編輯與制作、芭蕾舞基本功訓練、編導理論與實踐、體育藝術設計與作品賞析、現代舞、流行舞、民族民間舞等。
修業年限:四年制(本科)。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就業方向:國際國內體育表演性組織、高等院校、藝術類專業學校、專業表演團體、健身俱樂部、各企事業單位等。
專業特色:我校舞蹈表演專業以學生競藝水平提高和發展為基礎,積極探索藝術與體育相融合,拓展學生的專業面向,不斷創作高質量的舞臺作品,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鞏固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成為“樂演、善教、能導、會寫”的應用型專門人才。我校舞蹈表演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師中教授、副教授、博士、碩士學歷比例高,絕大多數教師具有獲得全國頂級賽事金獎或冠軍的經歷。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愛崗敬業,注重實踐育人,強調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開展作品設計、創編、表演等工作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國內外重要比賽中均取得好成績,如在“桃李杯”、華北五省舞蹈比賽、北京市舞蹈比賽及國際性體育舞蹈大賽中獲得金、銀、銅獎等。在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和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共同主辦的2015年第二屆全國體育院系學生體育藝術節中,我校獲“綜合類金獎”和“最佳表演獎金獎”并被全國體育院校藝術類專業建設協作會授予“突出貢獻獎”;在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的2015年中國大學生體育舞蹈錦標賽上,我校獲“藝術表演舞冠軍”;參加2016年全國大(中)學生體育舞蹈聯賽獲6個冠軍、1個亞軍,參加2016年中國體育舞蹈公開賽(武漢站)暨WDSF世界體育舞蹈大獎賽獲得好成績;我校參加2016年華北五省市(區)舞蹈大賽(專業組)獲專業青年組創作一等獎、專業青年組表演一等獎;入選文化部主辦的2016年第十一屆全國“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等。與此同時,我校師生經常參與大型活動的演出任務,先后參加了人民大會堂公益演出、CCTV新年晚會、2016年第十八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晚會的全場演出等。受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委派,我校師生代表國家漢辦赴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奧地利等國家進行巡演,得到國家漢辦的高度肯定,受到巡演國觀眾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我校堅持精心育人、精細管理、精品建設、精致典雅的理念,不斷加強人才培養力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
新聞學專業
(體育新聞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新聞學、傳播學和體育學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體育人文社會學的專業素養,熟悉我國新聞、宣傳的政策法規,了解新聞與體育行業的發展變化,能夠在新聞、出版、宣傳等領域從事策劃采編、媒介經營管理及文化傳播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體育新聞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新聞學概論、中外新聞事業史、大眾傳播學、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與評論、廣播電視新聞學、新聞攝影攝像基礎、體育概論、體育運動史、奧林匹克運動、體育新聞學、體育運動理論與實踐、體育賽事報道、新聞事業管理、公共關系學、廣告學等。
修業年限:四年制(本科)。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就業方向:新聞、出版、宣傳和體育部門等。
專業特色:我校新聞學專業具有豐富的校內外教學資源,每年邀請國內主流媒體知名體育記者、主持人等全程參與課程教學以及專題講座。同時,利用校內實驗實訓平臺與北京地區體育傳媒資源等開展多種實踐活動,打造以體育賽事報道為核心、以專業技能訓練為落點的多功能專業實訓平臺和競訓體系,重點培養學生在新傳媒業態中的采、寫、編、評、攝、錄、播的綜合創作能力。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體育管理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能夠從事公共事業部門管理、體育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良好實踐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管理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門經濟學、體育概論、體育賽事管理、體育管理學、體育市場營銷、體育產業概論、高等數學、公共關系學、管理定量分析、公務員概論、體育資源管理等。
修業年限:四年制(本科)。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體育企事業單位、體育新聞單位、各高等學校、其它公共企事業管理部門等。
專業特色:我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教學和實踐過程中,多方聘任行業精英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和培訓,同時選派學生參與各類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等活動。圍繞體育賽事與場館管理方向,通過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學科競賽及實踐教學體系,訓練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重點培養學生的領導力、策劃力、溝通力和執行力。
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管理學基礎知識,掌握體育經濟理論、體育市場營銷理論、體育賽事管理與運營理論和體育產業經營管理等理論知識,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良好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在體育企事業單位等從事市場研究、營銷策劃、運作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工商管理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體育管理學、金融學基礎、會計學基礎、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法、應用統計學、體育經紀實務等。
修業年限:四年制(本科)。
授予學位:管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國家機關、體育企事業單位、體育科研院所、各級學校等。
專業特色:我校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在教學和實踐過程中,密切關注體育產業動態,聘請業界專家開設系列課程和講座,與知名體育企業開展多層級合作,積極拓展人才培養的國際交流渠道,圍繞體育市場營銷、賽事經紀等方向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重點培養能在體育賽事公司、體育中介公司、體育場館、體育俱樂部等部門就職的應用性人才。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
(健康管理方向,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知識與技能,具有較強的應用與實踐能力,能從事健康管理、運動傷害防護、體育健康促進及相關領域工作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臨床醫學基礎、中醫基礎、中國傳統養生運動、運動創傷與醫務監督、運動訓練學等。
修業年限:四年制(本科)。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醫療服務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體檢中心、健康管理公司、營養咨詢公司、健康養生會所、養老服務機構、體育科研機構、運動訓練基地、旅游部門等。
專業特色:我校是全國同類院校中最早開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院校之一,師資力量雄厚,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5人,現有教授12人,副教授33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人,“長城學者”1人。我校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先后獲“北京市百名品牌專業建設單位”、“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單位”稱號。我校的專業實踐基地北京老年醫院是“國家級校外人才教育實踐基地”,設立在我校的“北京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分析中心”也是本專業的實訓實踐基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校特別注重對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以適應“健康服務、健康中國”的未來需求,為學生就業和專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運動康復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醫學、運動科學、運動康復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應用與實踐能力,能從事運動康復治療、運動傷害防護、體育健康促進及相關領域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診斷學基礎、臨床醫學概論、中醫基礎、康復功能評定、理療學、運動創傷與醫務監督、體育康復學、運動療法技術學、康復心理學等。
修業年限:四年制(本科)。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醫院康復科、康復中心、養老服務康復機構、社區康復指導、運動康復診所、運動康復機構、運動訓練基地、體育俱樂部等。
專業特色:我校有著二十多年體育保健康復專業的辦學經驗,是體育院校最早的實踐者之一,師資力量雄厚,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5人,現有教授12人,副教授33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人,“長城學者”1人。我校運動康復專業擁有“國家級校外人才教育實踐基地”北京老年醫院、北醫三院、北京康復醫院、301醫院、北京醫院、中日醫院、體育醫院等,以及校內物理治療實訓室、運動康復實訓室,供學生實習實踐使用。本專業教學的中心任務就是“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很多學生通過實習,畢業后就直接留在了實習醫院康復科工作。“康體結合,健身復能”的健康中國思想,使人們日益認識到運動康復的重要性。社會對運動康復治療師的巨大社會需求,為學生就業和專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考試辦法
一、文化考試: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文化考試。
二、專業考試:
1. 報考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休閑體育專業的考生須參加生源所在省(區、市)招生考試機構統一組織的體育專業考試。
報考新聞學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運動康復專業的考生不需參加體育考試。
2.報考舞蹈表演專業的考生須參加首都體育學院組織的專業考試。
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本科專業介紹
運動訓練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
招生專項:田徑(不含競走、撐桿跳高)、游泳、籃球、足球、排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藝術體操。柔道、摔跤、舉重等項目只招收北京市現役運動員和本校附屬競技體校學生。(具體以當年我校公布的招生簡章為準)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現代體育意識、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職業素質、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掌握專項運動訓練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夠在各類學校、專項俱樂部、企事業單位從事運動訓練及相關體育工作的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運動訓練學、主修項目理論與實踐、運動選材學、運動營養與恢復、運動訓練管理學、運動心理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教育學等。
修業年限:四年制(本科)。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體育系統,體育俱樂部,企、事業單位,各類學(體)校等。
專業特色:我校運動訓練專業2010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田徑》和《籃球》課程先后于2004年和2005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精品課程》;《運動競賽學》2011年被北京市命名為北京市級精品課程;《田徑》課程2013年被教育部授予“十二五”規劃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稱號。我校身體運動功能訓練團隊的多名教師和學生參與了國家體育總局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及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國家乒乓球隊、體操隊、跳水隊、射擊隊、排球隊、擊劍隊、游泳隊、柔道隊、沙灘排球隊等的訓練工作。《田徑》和《籃球》兩個教學團隊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教育部批準我校為全國校園籃球聯盟牽頭單位。在學術創新團隊建設方面,《振動力量訓練團隊》于2009年被北京市評為為北京市級學術創新團隊。在全國體育競賽項目中,學生分別在優勢項目籃球、田徑、女子足球、摔跤等比賽中摘金奪銀,校男子籃球隊曾獲全國體育院校籃球比賽第三名,校女子足球隊獲2014-2015中國大學生女子校園足球聯賽全國總決賽第五名,女子籃球隊獲2016年第一屆全國體育院校籃球聯賽第六名,校中國式摔跤代表隊在全國錦標賽中摘金奪銀,2015年有3人獲批運動健將稱號,5人獲批一級運動員稱號。專業建設終期培養出的學生,不僅理論專業知識扎實,而且專項運動技能優秀,深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好評與認可。我校運動訓練專業的畢業生每年就業率均在95%以上,考研上線人數在20人左右。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
(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的基本理論、武術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能夠從事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以承擔學校教學為主,兼顧專業訓練、健身指導、武術表演等方面工作的復合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民族傳統體育概論、中國武術史、中國文化概論、武術理論基礎、傳統體育養生學、中醫學基礎、專項理論與技術、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心理學等。
修業年限:四年制(本科)。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體育系統、業余體校、武術院(館)、武術研究機構、學校、公安特警系統等。
專業特色:我校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為“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突出人才培養特色,以“武舞結合”為創新點,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國際交流為窗口,以文化傳承、服務社會為己任,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能擊善舞,德技雙修,應用型的武術專門人才。我校擁有一支技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敬業精神強、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師資隊伍,獲得博士或碩士學位的教師為100%,運動健將比例為67%,包括奧運會冠軍、世界冠軍、亞洲冠軍、全國冠軍等。我校具有中國武術協會授予一級會員單位資質,為學生段位制考試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學生訓練競賽提供了良好的平臺。2016年教育部批準我校為全國學校體育聯盟(中華武術)北京牽頭單位。目前已正式建立了兩所“首都體育學院武術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京武術隊、北京武術運動協會)。每年在北京舉辦的北京市級、國家級及國際級武術比賽,我校學生中有60%參與到賽事組織、裁判和服務保障工作中,為學生提供了學以致用的良好平臺,學生也得到了很好鍛煉。我校學生每年參加全國各級各類武術競賽活動4~5次,近三年共取得獎牌100多枚,其中金牌50多枚,通過競賽,提高了學生競賽能力與技術水平,開闊了學生視野,促進了專業技能學習。2012年“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漢語國際推廣武術培訓與研究基地”落戶我校,為本專業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習與交流的機會,他們多次出訪美國、英國、秘魯、愛沙尼亞、土耳其等國家參加文化和體育交流活動。2014年我校與國際武術聯合會簽訂合作協議,已派多名學生前往秘魯、多米尼加、斯里蘭卡等多國擔任國家隊教練,為武術國際推廣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本專業學生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演出,在《少林寺傳奇》《奪標》《精武門》《拼命三郎石秀》等多部影視劇中擔任主角或主要演員。我校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學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
考試辦法
一、報名條件:
考生須符合當年高考報名條件;須參加戶籍所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組織的高考報名;須具備國家二級運動員(含)或二級武士(含)技術等級以上資格。
二、考試:
1. 文化考試:由生源所在省(區、市)招生考試機構統一組織。考試科目為語文、政治、數學、英語。
2. 體育考試:在首都體育學院進行考試,按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專項考試內容、方法及評分標準執行(查詢:http://aeo.cupes.edu.cn/ )。
三、錄取原則
在體育考試成績以及文化考試成績達到最低錄取分數線基礎上,根據各專項錄取計劃、文體綜合成績擇優錄取。
返回2017列表